在突破110美元/桶大關之后元時代國際油價迅速向120美元/桶的高油高位逼近,迅猛漲勢超過市場預期。價通
北京時間3月3日下午,道打導即布倫特原油一度沖上119美元/桶的開產高位,刷新2013年下半年以來的業下游傳油步最高值;WTI原油期貨漲至116美元/桶關鍵位上方,刷新了2008年9月以來的成品最高值。此前元時代國際油價已經連續兩日單日漲幅超過7美元/桶。高油
在俄烏緊張局勢持續的價通情況下,市場對于主要能源、道打導即金屬產品供應受阻的開產擔憂持續,大宗商品市場迎來漲價潮。業下游傳油步隨著國際油價的成品大幅上漲,國內成品油價也迎來“五連漲”元時代國內大部分地區成品油價邁入“8元時代”。
盡管國際油價短期內上漲速度飛快,外界也呼吁產油國加大原油供應,但OPEC+組織仍堅持原定計劃,決定在4月增產40萬桶/日。在一份會后簡報中,OPEC+組織指出,當前的市場波動并不是由供需基本面的變化引起的,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是重要原因。
3月1日,國際能源署稱其成員國同意釋放6000萬桶石油儲備,確保全球原油市場的穩定,但從油價的表現來看,市場對此并不買賬。相對于目前全球原油消費量的增長以及潛在的供應短板,6000萬桶的儲備釋放顯然不及市場預期。
從近期的原油供需基本面來說,多國放開公共衛生封鎖,成品油需求增量提前釋放,高油價帶來煉油利潤高漲,原油需求持續增長;供應端來看,OPEC+多個產油國實際產能有限,導致實際增產量低于預期。
此外,近年來的低油價和各國能源轉型的浪潮,導致國際石油巨頭減少化石能源的投資,油氣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造成供應能力難以迅速恢復,無法迅速彌補需求的快速回升。
截至3月3日下午收盤,上海原油期貨漲停收盤,報719.9元/噸,低硫燃料油漲幅超9%,燃油、PTA上漲接近7%;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基本金屬也多數上漲。國際市場方面,倫鋁一度漲超3680美元/噸,在歷史最高位繼續上探;倫鎳價格一度漲超2.78萬美元/噸,續刷歷史新高。
萬得石油天然氣指數(886002.WI)上漲3.45%,達到2398.86點,多只油氣相關個股迎來上漲。港股市場方面,中國石油(00857.HK)上漲1.18%,報4.3港元/股,創下2019年4月以來的新高。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上漲2.7%,報10.64港元/股,創下2020年2月以來的新高。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過高的油價可能增加經濟運行成本,導致全球通脹的加劇。作為關鍵的化工原材料,原油的價格上漲將帶來多個產業成本的提高,并通過產業鏈逐漸向下游傳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能源經濟學家董秀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油價的上漲對于上游油氣開采企業來說是利好,上下游一體化的石油企業受到影響相對較小,對于外購原油量較大的煉化企業來說,采購成本的大幅增加將是不可避免的。
董秀成表示,國際油價穩定在相對合理的價格區間內,對石油資源國和消費國都能有積極作用,而高油價則會對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導致經濟運行成本提升,同時帶動通脹的加?。粚τ谝恍┻€沒有完全實現經濟復蘇的國家來說,經濟增速放緩疊加通貨膨脹,就會導致滯脹。
“由于全球各類能源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互補性,國際油價的顯著提高,也將推動各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加速能源的轉型?!倍愠烧f。
原油從開采到運輸再到加工生產是一條很長的產業鏈條,油價上漲反饋到下游產業,通常還有一到兩個月的延遲時間。
金聯創成品油高級分析師王延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煉廠采用的還是之前采購的相對低價原油,如果石油價格持續高企,將會為企業帶來明顯的成本增加。油價的上漲直接影響到市場的情緒,若國內成品油市場在淡季仍沒有明顯起色,相關企業的經營壓力也會隨之增大。
除了成品油市場的變化以外,由于原油是化工、紡織等行業的原料,油價上漲將帶動諸多行業原材料成本的提升,并通過產業鏈傳導至消費端。
截至3月1日,波羅的海原油運價指數(BDTI)達到1449,較兩周前飆升100%。金聯創分析指出,運價的上升疊加油價的飆升,將使得各國進口原油成本大幅增加。
對于產油國來說,油價的上升直接意味著外匯收入的增加。但對于石油進口消費大國來說,原油成本的上升是需要面對的無奈現實。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的高油價還要持續多久?持續時間的不同,為市場帶來的影響,也將是截然不同的。
受到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國內成品油價也迎來“五連漲”。
3月3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3月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60元/噸和255元/噸。折合升價,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0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22元。
隨著本次調價的落實,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實現了自去年12月底開始的“五連漲”,國內大多數地區的92號成品油價格隨之邁入“8元時代”。
伴隨著成品油價的上漲,消費者的用油成本也將隨之增加。按照油箱容量為50升的家用轎車為例,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10元。對于滿載50噸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平均每行駛一百公里,燃油費用將增加8.8元左右。
“五連漲”期間,國內汽油零售限價累計上漲1265元/噸,柴油零售限價累計上調1220元/噸。折合升價,92號汽油每升上漲0.99元,0號柴油每升上漲1.04元。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蘆青表示,短期來看,國際原油市場沒有導致油價下跌的因素,OPEC+組織按計劃增產40萬桶/日,難以彌補供應端的缺口。
“按照當前的油價水平測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仍是上調預期。但國際油價連續兩日大幅上漲,是否會出現技術性回調值得關注?!蓖跆J青表示。
國內市場方面來看,隨著前期原油價格的快速上漲,國內汽柴油價格已經跟漲至高位,但市場表現較為平淡。
王延婷介紹稱,目前汽油市場需求缺乏有力支撐,整體需求趨于平淡,而柴油終端需求仍處于恢復階段,但整體提升速度有限。國內資源供應較為寬裕,缺乏供需基本面支撐,下游業者對高價資源的抵觸心理正在增強,多以剛需采購為主。
根據當前成品油調價周期測算,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在3月17日24時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