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成立于14年前的擎朗中國服務機器人公司,在全球六十多個國家累計賣出了10萬臺機器人,智能真正質生穿梭于全球六百多個城市和地區的李通餐廳、酒店、機器價值醫院等場景。應用
擎朗智能臻享高端配送機器人T10 圖片來源:擎朗智能產品手冊
14年前,丨探服務機器人在中國還是訪新個新鮮概念。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擎朗智能”)創始人李通自稱是產力機器人愛好者,在大學畢業時成為了機器人行業的先鋒系列創業者。
經歷過定位迷茫、擎朗資金緊張、智能真正質生銷售困難,李通幸運的機器價值是,他們開拓出餐飲配送機器人這一空白賽道,應用并成為商用服務機器人行業龍頭。丨探按照第三方機構IDC的統計,2023年,擎朗智能的餐飲配送機器人、酒店配送機器人,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均在行業前三。
眼下,服務機器人正迎來新發展。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在2024年10月發布的《2024年世界機器人服務報告》,2023年全球服務機器人銷量增長了30%, IFR統計的服務機器人銷量超過20.5萬臺,其中近80%來自亞太地區。
中國也成為服務機器人的創業集聚地,不過能做機器人Demo(樣本)的企業多,能落地的卻還少,受制于技術、資金、模式等,入局并不意味著成功。在李通看來,機器人是AI的“物理載體”,當機器人技術、上下游供應鏈與勞動力成本之間達到一個交叉點時,也將是機器人代替人工的轉折點。
南方周末:2010年您在機器人領域創業,是有什么特別的契機嗎?
李通:創業主要是出于熱愛。我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專業是電氣工程自動化,在讀書階段一直關注機器人,也和團隊參加過機器人賽事。公司英文名“Keenon”的含義就是“Keen on robotics”——對機器人始終保持熱愛。
2010年,我聯合幾個朋友湊齊20萬創業資金,在上海一個一室兩廳70平米的毛坯房里創辦了公司。當時服務型機器人市場處于空白地帶,我們去工商注冊時候,工作人員也不清楚服務型機器人是什么。
沒有參考樣本,團隊在初期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