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官宣:新增91種藥、藥為醫保調出43種藥。何被視覺中國|圖
2024年11月28日上午,調出年度最受矚目的新版醫保發布會在京舉行,國家醫保局公布了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結果。藥為醫保新版目錄新增91種藥品,何被包括26種腫瘤藥、調出13種罕見病藥、新版4種精神病用藥等。目錄
2024年談判/競價環節,藥為醫保共有117種目錄外藥品坐上談判桌,何被其中89種談判/競價成功,調出成功率76%、新版平均降價63%,目錄總體與2023年基本相當。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因素,預計2025年將為患者減負超500億元。
目錄有進也有出,43種臨床已被替代或長期未生產供應的藥品被調出,是2020年以來調出數量最多的一次。
國家醫保局已連續7年調整藥品目錄,每次都是準備、申報、專家評審、談判、公布結果5個階段,但程序規則逐年優化完善,這也是藥企準入團隊最關注的部分。
“經過幾年的摸索,專家評審規則更加客觀科學,已逐漸趨于成熟,這也有利于穩定企業的預期。”國家醫保局醫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回答南方周末記者提問時介紹,評審中專家集體討論和個人評分并行,臨床、藥學、醫保、藥物經濟學專家一起討論、聯合評審,對藥品有效性、安全性、公平性、創新性等多維度評分,使醫保目錄與臨床用藥實際、醫保管理更加匹配。
本輪調整后,國家醫保目錄內藥品總數增至3159種,其中西藥1765種、中成藥1394種,此外還有中藥飲片892種。
2024年11月28日,2024年國家醫保目錄新聞發布會現場。南方周末記者黃思卓|圖
2018年至2023年,醫保統籌基金累計支出超過10.46萬億元,年均增速達11.6%。每年大量支出,還要目錄擴容納新,醫保基金承壓心照不宣。發布會上,“安全”是一個被反復提及的關鍵詞。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介紹,在評審階段,專家對臨床價值不高、納入目錄必要性不強的藥品從嚴把握,防止“渾水摸魚”;對部分已在目錄內但費用偏高、基金支出量大、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品種進行再談判,進一步降低價格,減輕患者和基金負擔。在談判底價測算階段,研究確定合理的基金預算并將其作為目錄調整的“硬約束”,對費用高、基金支出大的品種適當提高降幅,體現“以量換價”。
關于此次調出的43種藥品,黃心宇給出的解釋是“臨床已替代或長期未生產供應”。他還強調,對于臨床價值不高,長期沒有生產、使用,無法保障有效供應的藥品,“在今后目錄調整中重點考慮調出”。
“提高群眾用藥保障水平是我們工作的目標,確保基金安全是我們工作的底線。”王國棟說,一方面靠科學合理測算,確保談判準入的藥品“物有所值”,另一方面靠醫保部門優化存量支出結構,比如通過藥品耗材集采騰出超5000億元的醫保基金空間。
目前,已有835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醫保基金為協議期內談判藥品支付累計已超過3500億元,惠及患者8.3億人次,為患者減負超8800億元。
2024年國家醫保目錄剛官宣,多家創新藥企就亮出“首次納入”“新適應證納入”“成功續約”等成績單。
2024年新增的91種藥品中,有90種為5年內新上市品種,有38種是“全球新”的創新藥,無論是比例還是絕對數量都創歷年新高。在談判階段,創新藥的談判成功率超過了90%,較總體成功率高16個百分點。
復旦大學教授、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藥物經濟學專家組組長陳文表示,中國藥學會對樣本醫院的監測表明,隨著越來越多創新藥被納入醫保,創新藥在藥品費用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23年創新藥在樣本醫院的院均藥品費用在全部藥品費用中的占比已達15.1%。
每年罕見病藥納入目錄都是一大亮點,2024年13種罕見病用藥新增納入醫保目錄,包括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貝前列素、治療Lennox-Gastaut綜合征的氯巴占片等。據罕見病聯盟統計,《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第二批罕見病目錄》收錄的罕見病中,現已有90余種治療藥品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發布會前一日,11月27日,國家醫保局在官方微信號發布《醫保帶來的發展新增量》,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該文提到,創新藥從上市到納入醫保的時間大大縮短,2018年至2023年,醫保談判新增藥品協議期內銷售收入超過5000億元,其中醫保基金支出3500億元。文章還透露,國家醫保局正在謀劃探索推進醫保數據賦能商業保險公司、醫保基金與商業保險同步結算以及其他有關支持政策,引導商保公司和基本醫保差異化發展,更多支持包容創新藥耗和器械。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發布會現場除了醫保局官員、專家和媒體記者外,后排還擺放著多家券商和基金公司的桌簽。
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將于2025年1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和掛網,時間只剩一個月零兩天。如何推動談判藥品及時落地,是每年醫保目錄新聞發布會討論的重點。
“落地是決定目錄調整工作成效的‘最后一公里’。”黃心宇強調,定點醫療機構原則上應于2025年2月底前召開藥事會,及時調整本機構用藥目錄,不得以醫保總額限制、醫療機構用藥目錄數量、藥占比為由影響藥品進院。
本輪醫保目錄調整的談判協議還明確,全部談判藥品應于2025年1月1日前完成在全國各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的掛網,對談判藥品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藥店的配備也提出了最低數量要求,相關企業還應當建立藥品調配機制,及時響應患者用藥需求。
同時,談判協議要求強化配備和供應情況監測,提升藥品可及性,還要求企業在目錄落地前全部落實藥品追溯碼,實現全程“可追溯”,為加強監管、維護基金安全打好基礎。
通過“雙通道”管理機制,一些原來主要在大型醫院供應的醫保談判藥品,目前可以在全國十余萬家醫保定點藥店銷售并納入醫保報銷。
“保證參保人購藥便利性的同時,切實防范和打擊欺詐騙保行為。”黃心宇指出,原則上自2025年1月1日起,配備“雙通道”藥品的定點零售藥店均需通過電子處方中心流轉“雙通道”藥品處方。
全國政協委員陳偉志呼吁,16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社交媒體
拼多多2024年雙十一有什么優惠活動
淘寶2024年雙十一什么時候開始
淘寶2024年雙十一什么時候付定金
被快遞包裹圍困的獨居老人,在養老院去世
淘寶2024年雙十一什么時候付定金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