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一個村莊在制作宴席食材。聚餐圖文無關。桌報視覺中國圖
近日,備食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農村集體聚餐風險提示》(以下簡稱提示),物中其中提到:“農村群體性聚餐5桌以上應提前10日報備”“承辦廚師及幫廚人員應當持有效健康證上崗”“散裝白酒應當從合法渠道購買”,毒多地等等。發政因為細則指引具體,策恐引發網友質疑“管得太寬”的云南討論。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農村難落云南農村聚餐新規發布背后,聚餐是桌報食品安全事件多發的現實,近期更是備食發生了“誤飲甲醇中毒”的悲劇。為此,物中云南還開展了農村食物中毒防控宣傳教育。而在全國范圍內,類似的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在此之前,其他省市便已發布過類似的規定和提示。
不過,囿于地方風俗和農村實情,云南當地人和餐飲行業從業者表示,該項提示在落實層面將會較為困難。
2023年12月26日,南方周末記者致電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方回應:此項提示只是報備,不是強制。
“我們這邊有家請客吃飯出事了,好像是因為自己家的泡酒,十多桌。”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一位姓賈的居民說,云南農村聚餐一般是紅白事吃席,通常是請村里人幫忙,或者外包給專門做席的團隊。這位居民認為,有了此次農村聚餐提示,會相對安全一些,但是執行上可能會比較麻煩。
事實上,就在2023年12月11日,紅河州發布“關于農村集體聚餐、家庭自辦宴席等食品安全的預警通告”。該通告稱,近年來紅河州因“殺豬飯”、婚喪宴請等農村集體聚餐、家庭自辦宴席活動,導致食品風險問題增多,涉食品安全以及誤飲誤食導致中毒事件偶有發生。
該通知明確指出,“殺豬飯”、婚喪宴請等聚餐活動嚴禁擅自加工食用草烏、附子、附片等有毒中藥材,及野生干菌、凍菌、自行配制的藥酒、發芽土豆、四季豆等高風險食材;嚴禁使用亞硝酸鹽及其他違規添加劑;慎食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