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又看到九十九節龍下山很開心,米廣過年就是東第到廣東過大年要紅紅火火,希望更多人都能來我們珠璣看巨龍。長龍春請”當地村民陳大爺看著巨龍,鬧新自豪地說。米廣當廣東第一長龍遇上廣東第一巷,東第到廣東過大年韶關南雄市甲辰龍年的長龍春請春節“龍”味十足。
大年初一一大早,鬧新當人們還沉浸在除夕夜熱鬧的米廣余韻中時,南雄市珠璣鎮叟里元村已經開始敲鑼打鼓、東第到廣東過大年鞭炮齊鳴。長龍春請由99節構成,鬧新共399米長的米廣巨龍被約300名村民共同舞動起來,還有6只舞獅配合,東第到廣東過大年一路往廣東第一巷——珠璣古巷巡游前行,長龍春請向父老鄉親隆重拜年,吸引了眾多村民和游客來祈好運。巨龍所到之處鞭炮雷鳴、鑼鼓喧天,喝彩聲不斷。
在珠璣古巷牌坊下,九十九節巨龍在村民們的靈活操作下擺成了“龍年大吉”四個大字,另現場觀眾贊嘆不已。隨后,巨龍一路經過珠璣古巷南門樓、非遺館、雙龍橋、中門樓及北門樓,并在這些地方停留表演,威武的巨龍一騰一躍,或戲或纏,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讓游客們大飽眼福。最后,巨龍來到了珠璣鎮百姓堂,在這座恢弘的建筑前表演展示“天下太平”,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好熱鬧,這是我們第一次看這么長的龍,今年剛好是龍年,帶小孩來體驗我們傳統民俗文化,我覺得挺好的。”游客李女士一家在現場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據介紹,九十九節龍發源于珠璣鎮叟里元村,是南雄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村民代代相傳的傳說中,早在周朝時期(至今三千多年歷史),叟里元人的祖先就齊心協力制作了九十九節龍,有關巨龍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700多年前。
“舞龍不單純是為了歡樂而舞,更重要的是表達人們對康王神和龍神的懷念和崇敬,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傳說中康王神和龍神征服了危害莊稼的怪物,使得我們全村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南雄市珠璣鎮叟里元民間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黃德東說道。
南雄市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珠璣鎮是典型鎮,在大年初一舉辦“廣東巨龍游古巷 廣府珠璣過大年”大型活動,既是該市“請到廣東過大年”系列文旅活動的一大重頭戲,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也為南雄在新的一年繼續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打響頭炮。
據了解,此次活動還舉行了網絡直播,讓全國各地上萬名觀眾都能一睹巨龍風采。除此之外,從年初三開始,南雄市百順鎮、水口鎮還將陸續開展4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火龍活動。